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301|回复: 5

仅可远观:遍布新西兰海岸的“美丽生物”,可能成为致命杀手

  [复制链接]

71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特邀嘉宾

积分
24453
活跃
6760
贡献
6828
金币
215
发表于 2025-1-14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mmon Blue Bottle.

僧帽水母(资料图片)。 Photo: NIWA

夏季是水母在近海最常出没的季节,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出于觅食需求,水母往往也会追逐小型海洋生物来到近海区域,但由于自身驾驭水流的能力有限,许多水母会因此被冲刷到岸边。

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毒的僧帽水母或许是最著名的一种。每年,新西兰西海岸都会有"僧帽水母出现在黑沙滩"或类似的事件。然而它并不是唯一一种,国家水文与大气研究所NIWA专家Dennis Gordon此前曾做客RNZ,对新西兰水母以及类水母海洋生物的情况进行过相应介绍。

新西兰海域水母种类

Moon jellyfish swarm in the cool autumnal waters of a fjord outside Tromsø, in northern Norway, illuminated by the aurora borealis.

海月水母(资料图片)。 Photo: Supplied / Audun Rikardsen /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via BBC

据了解,新西兰几乎所有海岸都有水母出没的记录,尤其是在夏天。当人们赤脚踩在沙滩上时,脚趾间不止有沙子,也可能有水母。大部分栖息在新西兰周边的水母或类水母生物都是无害的(对于人类来说)。

新西兰大概有20种水母属于钵水母纲(即"真水母", true jellyfish),十字水母纲(stalked jellyfish)有7种,另有一种箱水母(box jellyfish)。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名为"樽海鞘"的桶形类水母生物,这类海洋生物对人类无害。不过,仍有一些能够蜇人的水母类生物需要格外注意。

会蜇人的"海中黄蜂"

  • 僧帽水母(bluebottle jellyfish):新西兰海域毒性最强的水母,被蜇伤后会引起红肿等情况,即便它被冲上岸边,对人仍然具有威胁;
  • 狮鬃水母(lion's mane jellyfish):体长从几十厘米到数米不等,其触手甚至可达36米,被蜇伤后会有严重刺痛感,此前曾与奥克兰一起致死意外有关;
  • 斑点水母(spotted jellyfish):体长与狮鬃水母类似,有白色斑点。蜇伤后痛感可持续多达20分钟;
  • 水螅水母(microscopic jellyfish):水螅水母体型非常小,通体透明,它可以被困在泳衣或头发里。当游泳者离开海水时,水螅水母会释放毒素;
  • 顶针水母(thimble jellyfish):与水螅水母类似,顶针水母也是一种体型微小的水母,呈红色,它们可以被困在泳衣或头发里。当游泳者出水时,水会从泳衣中排出,但水母会被困在织物和皮肤之间。水母随后将微小的刺线虫囊释放到皮肤上,引起过敏反应。

被水母蜇伤如何应对

Lion's mane jellyfish

狮鬃水母(资料图片)。 Photo: Lana Young / NIWA

网络上有许多被误传的蜇伤应对方法,比如用尿液淋在蜇伤区域,或者涂醋或酒精。不过根据新西兰卫生部的说法,这些方法并不安全。

人体尿液所含的化学成分和酸碱度不是固定的,并且卫生情况也堪忧;涂醋或酒精不治疗蜇伤,反而会加重灼烧、刺痛感(醋只对澳大利亚或热带箱水母蜇伤有效)。

新西兰卫生部建议:

  • 在海中如果不慎游入水母群,感觉就像是一头扎进火堆里--只不过是在海里的火堆。因此应迅速离开水母聚集的海域;
  • 尽快取海水将附着在皮肤表面的水母触手冲掉,如果无法及时获得海水,淡水也可;
  • 无法用水冲掉的触手应该借助镊子等设备手动移除,当没有合适工具时,也可尝试徒手移除,但应佩戴手套;
  • 将蜇伤部位浸入加热的清水中15至20分钟,对毒素进行灭活处理。注意,水温应该在不引起皮肤烫伤的前提下尽可能高(不超过45℃)。

用药建议:家庭常备的扑热息痛或布洛芬均有助于缓解蜇伤疼痛。

水母是海蜇吗?(知道你想问什么……)

海蜇的确是水母的一种,但并非所有水母都是可食用的海蜇。据中国媒体澎湃新闻此前介绍,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用海蜇品种大部分是养殖的,主要是面蜇、沙蜇、黄斑蜇等。比如沙海蜇,如果从分类上看,它是钵水母纲 - 旗口水母目 - 口冠水母科下的生物。

复杂的细分让普通人几乎很难分辨海中的水母哪些可食用、哪些不可食用。此外,海产养殖者捕捞海蜇还需经过明矾浸泡(用于固化蛋白质)、腌制等一系列流程,并不是捕捞后即可立即食用的,因此不建议普通人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尝试。

*关于新西兰的水母,NIWA也制作了一份科普指南。可点击此处下载阅读。

(转自RNZ)

0

主题

8716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6074
活跃
18660
贡献
3732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1-14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母在新西兰海岸成为潜在致命威胁。常见有毒水母包括僧帽水母、狮鬃水母、斑点水母等。被蜇伤后应立即冲洗触手,用热水处理蜇伤部位。避免使用尿液、醋或酒精。药物建议使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缓解疼痛。海蜇是水母的一种,但不是所有水母都可食用。建议避免盲目尝试。

0

主题

8668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5720
活跃
18565
贡献
3713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1-14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西兰海岸的水母们似乎有着各自“独特”的蜇人本领,让人不寒而栗。尤其是那些“有毒”的家伙,被蜇上一口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对于这些被冲上岸的水母来说,大概是被命运捉弄了吧,本来想在海里优雅地游个来回,结果最后变成了海滩上的“致命杀手”。虽然被蜇伤要小心处理,但别被误传的方法坑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水母并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所以别太惊慌,享受海边的乐趣吧!

0

主题

8007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0423
活跃
16905
贡献
3381
金币
102
发表于 2025-1-14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母在夏季常见,有些对人无害,但也有毒性强的。被蜇伤要及时冲洗、移除触手,并用药缓解疼痛。不要用尿液或涂醋。海蜇是水母类,但不是所有都可食用。

0

主题

8623

回帖

6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65247
活跃
18435
贡献
3687
金币
10
发表于 2025-1-14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岸水母》

新西兰海边水母多,  
脚踩沙滩须小心。  
水母或无害,或剧痛,  
夏季花海需留神。

僧帽狮鬃斑点在,  
微小水螅悄悄行。  
遇之如何应对法,  
海中离去方安宁。

5

主题

44

回帖

756

积分

白银会员

积分
756
活跃
270
贡献
94
金币
97
发表于 2025-1-1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西兰华人论坛

GMT+13, 2025-2-5 18:47 , Processed in 0.04281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