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岁的宫立都从57岁开始学习毛利语。
Photo: Supplied
新西兰的一些华人表示,通过学习毛利语,他们能够与新西兰以及自己的文化传统建立更加深刻的联结。
他们与RNZ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并为也想尝试学习毛利语的人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人生自70始"
今年70岁的宫立都是毛利大学(Te Wānanga o Aotearoa)的高级图书管理员,他说"人生自70始"。
能说一口流利的毛利语的宫立都,57岁时才开始学习毛利语,当时是2012年,也是他从中国北方省份黑龙江来到新西兰的第17个年头。
当他开始在毛利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时,因为经常听到人们使用毛利语打招呼和祈祷,他也因此对毛利语产生了好奇心。
"一部分是出于好奇,然后一部分是想琢磨出一套学习方法,"他说。宫立都之前当过英语老师,说自己也尝试过学习德语、日语,所以对语言学习很感兴趣。
然后,他注册了一个二级的毛利语课程,并自己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研究。
"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毛利人不说毛利语,所以平时用毛利语交流的机会很少,所以我就是能讲话,用毛利语讲话讲半个小时都没问题,但是一谈话我听力不行,因为没那个环境。"
之后,宫立都便一直坚持学习毛利语,直到2019年完成了六级的学习,并且表示自己还在坚持看书学习。
"我学毛利语……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价值,去成长,"他说。"我现在还在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层次。"
宫立都。
Photo: Supplied
宫立都说,学习毛利语不仅让他开拓了思维,更打开了他的心灵。他说,毛利语是一种需要去用心去说的语言,让他更注重精神世界。
他说,毛利文化与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有共通之处,后者提倡"心即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并推崇"天人合一"。
"毛利人……天人合一的理念非常强,"他说。"对天地的崇拜贯穿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每次吃饭、开会之前都要祈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
宫立都说,他从毛利谚语中学到了很多智慧,他最喜欢的一句谚语是"mā roto hoki kia ora Ka pai te kōrero"。
"它的意思是,只要心对了,路不会错,"他说。他还表示,这和心学的讲究内求相似。
他鼓励人们,尤其是移民去熟悉毛利语,不用担心开始得太晚。
"我认为应该'用中学',"他说。"要坚持。"
周五,宫立都将在奥克兰市中心图书馆分享自己学习毛利语的故事,这是奥克兰首次有移民图书管理员做这件事。
摄影师兼电影制片人 Julie Zhu 表示,每个以新西兰为家的人都应该尝试学习毛利语和毛利历史。
Photo: Supplied
重塑身份
摄影师兼电影制片人朱常榛(Julie Zhu)说,学习毛利语让她更愿意去探索自己的华人身份。
她两岁时和父母一起从上海移民来到新西兰。
因为想要刻意回避自己的华人身份,朱常榛从小学开始停止了说自己的母语中文普通话,主要用英语交流。
13年前,出于对毛利语的兴趣,还在上高中的她开始学习毛利语,后来在读大学时,她开始更加正式地学习毛利语,并获得了毛利语文凭。
"我是在很多内化的种族主义的影响下长大的,我当时不想当华人,也否认我的中国文化,"她说。
"但是,当被要求从毛利视角来回顾一下自己的来处时,这让我想更多地了解我的中国传统并更好地去拥抱这一面。
"所以,学习毛利语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帮你重塑自己的身份。"
然后,她开始更多地了解新西兰和殖民的历史,以及殖民所带来的长久影响。
摄影师兼电影制片人 朱常榛。
Photo: Supplied
朱常榛鼓励所有把新西兰称之为家的人,都做出一些努力,去尝试学习毛利语和历史。
"因为毛利语之前已经到了几乎失传的地步。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努力……帮助毛利语恢复原来的样子,"她说。
"我们不能只是到处学习单词。虽然这也很有帮助,但我们需要了解毛利人丢失和被偷走的东西,以便能够作为移民在这里以公正、负责任的方式生活。"
她说,人们还应该考虑如何在更广泛的问题上支持毛利人。
毛利语的电台和电视台都对学习毛利语有帮助,而且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毛利语字典也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她说。
朱常榛说,近年来,随着毛利语学习变得流行,免费课程经常爆满,有时候,想要学习毛利语的毛利人可能会错过这些机会。
为了把公共资源节省给毛利人,朱常榛成立了一个私人毛利语学习小组来分享自己在过去十多年里积攒的毛利语知识。
当问到她最喜欢的毛利谚语是什么时,朱常榛说,"Whatungarongaro te tangata, toitū te whenua",意思是"人消失了,土地还在"。
"它说明了生命的无常……也说明了看护地球母亲Papatūānuku的重要性,"她说。"我认为它对世界的描述很美妙。"
沈嘉杰(Bobby Shen)鼓励想学毛利语的人"只管开始"。
Photo: Supplied
新的视角
沈嘉杰(Bobby Shen)说,毛利语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也让他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
三年前疫情期间,沈嘉杰开始学习毛利语,并在去年完成了一个四级的全毛利语沉浸式课程。
沈嘉杰的父母从广州移民过来,他在新西兰出生、长大。他说小的时候,就一直能够接触到毛利语,比如学校会教他们唱毛利歌曲,但是他是在从政后才开始真正对毛利语产生兴趣的。
"我有点想更多地了解毛利语,但也想了解毛利世界,因为在领导职位上,我总是被安排在与毛利人一起工作的岗位上,"他说。
新冠疫情期间,他报名参加了在线课程,然后通过在图书馆借书和报名参加更多课程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毛利语水平。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毛利语的复兴运动,我希望能够以某种方式支持这一运动,"他说。
"对于我来说,真正地去学习毛利语、理解我们周围的毛利语--不管是路标上的……电视上的,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今年怀唐伊日,沈嘉杰在怀唐伊的Te Tii毛利会堂欢迎仪式上用毛利语讲话。
Photo: RNZ / Liu Chen
因为能够说毛利语,沈嘉杰总是有机会为工作之内或之外的一些毛利原则工作(kaupapa)或者欢迎仪式提供帮助,包括今年早些时候在怀唐伊日的一个活动上[ https://www.rnz.co.nz/news/chinese/508723/article发言]。
他认为,移民或者说非毛利人都应该去学习毛利语。
"我们已经有了其他语言,"他说。 "我们了解拥有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语言与文化、文化传统和地域的联系。我们其实是在为毛利人提供支持。"
学习语言帮助他更多地了解毛利人的视角。
"以前,我以为自己对毛利世界有很好的了解,但是当我开始学习毛利语时,它确实为我打开了大门,让我了解到对事物的表达、思考方式以及毛利语复兴运动的意义。"
他鼓励任何想要尝试毛利语学习的人"尽管开始",并建议人们可以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书籍。
沈嘉杰认同这句毛利谚语--"Nāu te rourou, nāku te rourou, ka ora ai te iwi"--所传达的智慧,意思是"有你的贡献和我的贡献,人们就会享有繁荣"。
(转自RNZ) |